河南省政府日前公布《河南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和碳達峰碳中和規劃》。
規劃提出,推進煤炭從總量性去產能向結構性優產能轉變,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適度發展優勢煤種先進產能,持續淘汰落后無效低效產能,對30萬噸/年以下礦井進行分類處置,確保煤炭產能穩定在1.4億噸/年左右。促進骨干煤炭企業傳統非煤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煤基產業鏈,將燃料變成材料,建設一批碳基半導體、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產基地。加強化石能源生產過程碳排放監控,加快應用綠色開采和智能化技術,加大余能、副產品回收利用力度,降低煤炭、油氣開采過程中碳排放。加大煤層氣(煤礦瓦斯)、油氣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
規劃強調,推行煤炭分質分梯級利用,推動煤炭轉化向高固碳率產品發展。優化煤炭物流網絡,提升鐵路、水路、鐵水聯運等運輸比例,支持企業推廣智慧低碳倉儲和物流。
探索開展采煤沉陷區治理、煤矸石綜合利用,積極推動共伴生礦產資源和尾礦綜合利用。利用采煤沉陷區、關停高污染礦區發展風電、光伏或農林生物質產業。探索開發煤炭采空區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能力。
鼓勵河南省內企業與晉陜內蒙古等高品質煤源地建立戰略合作共贏發展機制,形成穩定的省外煤炭供應保障格局。鼓勵煤炭生產、流通、消費等企業新建、改擴建儲煤設施,提高儲備能力。
規劃要求,具備條件的生產煤礦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在采掘(剝)、供電、供排水、通風等生產經營管理環節進行智能優化提升,推進固定崗位無人值守和危險崗位機器人作業。推行新建煤礦智能化設計,建設智能化生產、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多系統、多功能融合的一體化平臺。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