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rn9bd"><address id="rn9bd"><nobr id="rn9bd"></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rn9bd"><nobr id="rn9bd"><progress id="rn9bd"></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rn9bd">

        <form id="rn9bd"><th id="rn9bd"><th id="rn9bd"></th></th></form>

        <noframes id="rn9bd"><form id="rn9bd"></form>

          <address id="rn9bd"></address>

          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十二五節能環保|電力節能|節能服務|節能電機|十三五|十四五|政務動態|冶金|電力節能產品及技術|煤炭
          節能鍋爐|新能源|節能通用機械|暖通制冷|通用節能裝置|光伏|綠色照明|國際視野|十大節能工程|企業動態
          專業論文|人物訪談|推薦案例|變頻器|
          >>首頁 >> 商業資訊 >> 冶金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鋼鐵工業頂層設計即將出臺 資本加速推動鋼鐵企業兼并重組
          (時間:2021-9-1 10:41:53)
            為繼續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推動鋼鐵工業由大到強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去年年底發布了《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至今年1月底,下稱《指導意見》)。    在經過近8個月的反復論證修訂后,業界傳聞,被視為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頂層設計的《指導意見》即將于近日發布實施。
            鋼鐵前十企業 產業集中度沖擊60%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鋼材產量達到13.25億噸,同比增長7.7%,然而產銷量全球第一的中國鋼鐵行業,卻十分依賴鐵礦石原材料的進口。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11.7億噸,創歷史新高。
            由于疫情后的鐵礦石價格一路飛漲,也導致國內鋼鐵企業的成本增加,不得不開始縮減產能。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粗鋼日均產量279.97萬噸,為2020年4月份以來的最低值,環比下降10.53%;生鐵日均產量235萬噸,環比下降7%;鋼材日均產量358.1萬噸,環比下降11%。
            宏源期貨黑色組負責人曹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市場集中度偏低直接造成鋼鐵企業“大者不強,小者不弱”的局面,不僅導致規模經濟效益的喪失,而且加劇了產能過!,F階段中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依然處于較低水平,提升行業集中度有利于降低行業競爭成本,加強行業對上游礦山資源的議價能力,而且在提高行業產能利用率的同時,也將提升鐵礦、焦炭等資源的使用效率,進一步促進“碳達峰”早日實現。
            2020年,中國前十位鋼鐵企業行業集中度僅為39.2%,這一水平遠低于日本、美國、韓國、俄羅斯、印度等其他主要產鋼國。為了提升國內鋼鐵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到2025年)力爭前5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40%,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60%;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細分領域培育1家-2家世界級專業化引領型企業。
            天風期貨黑色組負責人李文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鋼材生產國,粗鋼產量占比超過50%,初級鋼鐵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較好水平,但我國鋼鐵行業面臨產業集中度低、鐵元素對外依賴大、海外礦山權益占比低、高端產品少和初級鋼材產品出口過多等諸多問題,導致我國鋼鐵產業只能分得產業鏈很小的一塊利潤。
            李文濤認為,“《指導意見》對于鋼鐵行業會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首先,大型鋼鐵集團會不斷兼并重組,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其次,超大型鋼鐵集團通過內部資源調配,更容易促進鋼鐵產品創新,逐步沖破技術壁壘,最終使我國從鋼鐵大國真正成為鋼鐵強國!
            智能化 成為鋼企綠色轉型核心
            除了產業結構調整,鋼鐵行業也將面臨全新的綠色低碳考驗!吨笇б庖姟访鞔_提出,十四五期間,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達到80%以上,重點區域內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均降低5%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98%以上。
            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碳減排有四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25年碳排放達峰;2030年,碳排放總量穩步下降;2035年,有較大幅度下降;2060年前中國鋼鐵行業將深度脫碳。為實現這一目標,鋼鐵企業面臨較大挑戰,一方面是鋼材消費需求仍然高企,不僅要嚴守不新增產能底線,更要保證鋼材產能供應;另一方面鋼鐵企業要推動綠色布局,節能及提升能效,包括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以及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遼寧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鋼鐵作為我國制造業的基礎,是需要持續做強的行業。但同時,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和相關政策的實施,作為碳排放“大戶”的鋼鐵行業同時面臨著轉型的壓力與升級的機遇。《指導意見》的提出,將為我國未來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劉佳奇說:“以《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為例,智能化生產可以極大地賦能鋼鐵企業的轉型,不僅是鋼鐵生產本身的智能化轉型,還可以在產能受限的情況下使鋼鐵企業的經營領域和范圍向上下游相關產業拓展、伸延。例如,通過智能化可以提升鋼鐵企業對廢棄物的循環利用能力,進而向市場提供鋼鐵之外的產品。”
            南鋼金貿鋼寶首席期現分析師蔡擁政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2020年年報可以看到,已經有不少鋼鐵企業在加快數字化轉型力度,不論是綠色發展還是智能制造,必然會給企業帶來成本的投入,但長期來看則有利于企業高質量發展。未來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社會責任加大,只有達到或符合環保要求標準的企業才能確保生產的平穩運行,智能制造則會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環保水平,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資本加速推動 鋼鐵企業兼并重組
            在鋼鐵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蔡擁政認為借助資本的力量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以孵化新技術,并到科創板、創業板等市場上市,獲得資本支持,以加快鋼鐵企業的轉型步伐,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資本平臺股權激勵等方式,吸納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或團隊加入。
            鋼鐵企業數字化程度目前處于較低水平,在生產、運輸、分析、戰略等方面的智能化程度仍有欠缺,為此鋼鐵企業正在摸索“互聯網+”的新路徑。上海鋼聯分析師徐向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鋼鐵企業自身的互聯網基因欠缺,因此一些企業與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合作,尤其是鋼鐵上市公司,他們不論是從規模上還是管理上相對優秀,可以借助資本力量與新技術企業合資組建科技公司,共同探索鋼鐵行業的科技轉型路徑。
            此外在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過程中,除了國企間的資源整合,也離不開行業的兼并重組,而資本市場可以為鋼鐵上市公司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徐向春說:“鋼鐵上市公司在資金的籌集與運營方面具有非常強的優勢,很多也是行業的領軍企業。鋼鐵行業過去不被資本市場關注,是因為這個行業面臨產能飽和與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鋼鐵產業集中度提升和技術升級浪潮到來,行業的經營情況將面臨改善,龍頭企業地位凸顯,也將吸引新的資本關注并推動鋼鐵企業的轉型步伐。”
            曹晟認為,伴隨鋼鐵行業嚴禁新增產能,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兼并重組,勢必會促使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整合。上市公司通過兼并重組增加生產要素和資產規模,為企業進行資源整合與生產優化配置奠定基礎,企業平均成本降低,生產效率增強,可以獲取鋼鐵行業平均收益之上的超額利潤,因此行業整合參與度高的上市企業,未來盈利水平更加可期。







          來源:新浪財經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迎建黨百年    6月29日上午8時28分,雙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雙 
          熱點文章
          ·寧夏公共機構節能標準體系地方標準發布
          ·哈爾濱市力推公共機構節能取得顯著成效
          ·湖北省節能減排為脫貧地區增收逾5000萬
          ·印度中央邦計劃建設600兆瓦浮動光伏系統
          ·安徽節能工作連續5年超額完成獲國家表揚
          ·陜西將加快實施重大碳減排工程和低碳試點示
          ·美的R290分體式空調獲準在歐洲市場銷售
          ·全國首部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統建設標準立項編
          ·溫州節能降耗成效明顯 單位GDP能耗水平
          ·大同市左云縣打造升級版光伏發電站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350733 合作電話:010-56350733 媒體聯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netxiaoer.cn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國際節能環保網.com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京ICP備09007515號-3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