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我國油氣資源潛力大 穩油增氣有基礎 |
(時間:2016-6-15 8:45:45) |
6月14日電 2016年6月13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2015年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評價結果顯示,我國油氣資源總量豐富,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可觀,重點地區天然氣資源大幅增長,穩油增氣有基礎。 預計2030年之前,我國年均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0億噸,產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綜合考慮天然氣、煤層氣和頁巖氣,預計2030年之前,我國年均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000億立方米,2020年產量突破200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3000億立方米,有力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環境治理改善。 這份2015年油氣資源動態評估報告介紹,未來我國將重點在大型盆地的新層系、新領域和海域尋找優質儲量,形成“東部可持續,西部快發展,海域大突破”的油氣勘探開發格局。 為及時準確掌握我國油氣資源潛力變化情況,國土資源部分階段組織對全國主要含油氣盆地開展動態評價。2003-2007年,國土資源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已經組織開展過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 2015年,對已經評價過的盆地或地區進行系統梳理匯總,對四川盆地、海域和非常規油氣資源進行重點評價,在此基礎上,形成對全國油氣資源潛力的新認識。 評估結果顯示,我國油氣資源總量豐富。石油地質資源量1257億噸,可采資源量301億噸,與2007年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結果相比,石油地質與可采資源量分別增加了64%和42%。 天然氣地質資源量90.3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50.1萬億立方米,與2007年評估結果相比,天然氣地質與可采資源量分別增加了158%和127%。 評估報告指出,資源量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勘探工作量的增加和地質認識的深化擴展了勘探領域,技術的進步降低了資源的門檻。 此次評價結果還指出,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可觀。全國深埋4500米以淺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2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22萬億立方米,具有現實可開發價值的有利區可采資源量5.5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周緣。 埋深2000米以淺煤層氣地質資源量30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2.5萬億立方米,具有現實可開發價值的有利區可采資源量4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沁水盆地南部、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滇東黔西盆地北部和準格爾盆地南部。 同時,我國重點地區天然氣資源大幅增長。四川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20.7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1.2萬億立方米,與2007年評價相比,分別增長了2.8倍和2.3倍。 近海海域各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20.8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2.2萬億立方米,與2007年評價相比,分別增加了157%和132%。此外,鄂爾多斯、塔里木等盆地天然氣資源量也有較大增長。 另外,評估報告也說明穩油增氣有基礎。全國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量885億噸,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77萬億立方米,可供勘探的資源量大。 但是,剛發布的評估報告也指出,油氣勘探開發難度逐步增大。首先,剩余資源品質整體降低,80%的油氣資源為低品質、高風險類型,煤層氣和頁巖氣尚處于局部突破、全面探索階段。 其次,勘探開發對象復雜化、資源隱蔽性增強,發現難度增大,施工難度增加,對技術裝備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也對油氣勘探開發提出高要求。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