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國核電:為世界核電運行提供中國方案 |
(時間:2018-12-12 9:06:30) |
談及中國核電技術的世界地位,陳樺自豪地表示:“我們已經站到了世界第一梯隊!标悩逭J為,未來15年將是我國核電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規;ㄔO、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長遠來看,核能將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危機。 “核能是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答案!敝袊穗姸麻L陳樺說。帶著這樣的使命感,中國核電在改革開放40年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叭A龍一號”作為中國自主化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讓中國核電擁有了世界話語權。 “華龍一號屬于中國自主化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設備國產化率超過85%!笨此圃频L輕的表態,卻凸顯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核電從弱到強的發展底氣。談及未來,陳樺更是充滿信心。他認為,未來15年將是我國核電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規;ㄔO、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 這樣的自信從何而來?近期,上海證券報聯合北京證監局走進上市公司中國核電,董事長陳樺接受了上證報記者的專訪。 躋身世界核電第一梯隊 談及中國核電技術的世界地位,陳樺自豪地表示:“我們已經站到了世界第一梯隊!蹦壳,世界第三代主流、成熟、商用核電堆型主要為中國華龍系列、美國AP系列、俄羅斯VVER系列等。 據介紹,華龍一號在設計自主化、設備國產化、建設自主化、運行自主化等方面均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不僅設備國產化率大于85%,華龍一號在核心和關鍵設備領域還有新的突破,比如研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高性能燃料組件等。 陳樺告訴記者,從技術上來說,評價核電廠安全水平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堆芯熔化概率,目前我國核電站堆芯熔化概率約為10-6/堆年,在技術上已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一流國家在同一水平;二是堆芯熔化后大氣釋放量有多少,這一項我們也跟全球一流水平一致。 “跟上世紀60、70年代相比,中國的核電安全水平已經提高了不止一個量級。華龍一號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采用了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設計理念,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标悩甯嬖V記者,在核電站的自主供貨能力和運行維護上,我國均處于世界一流水平。 不僅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建設進展順利,中國核電從美國引進的AP1000機組也在近期并網發電。今年9月,中國核電宣布其建設的采用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全球首堆核電工程“三門核電1號機組”開始商運!叭T核電2號機組”已在11月上旬具備商運條件。 據介紹,開放合作是中國核電發展過程中的必修課。從大亞灣、秦山三期、田灣,以及剛剛商運的三門核電站,都是開放合作的重要成果。 用大數據保障核電安全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核電站是“三分建設、七分運行”。中國核電在核電站運行和維護上的技術是公司的領先優勢。陳樺說:“下一步中國核電發展的大方向,是如何用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使核電無憂運行。用機器智能思考,把人解放出來,降低核電運行成本! 比如對核電站里一個泵的運行監測,需要搜集這個泵的電壓參數、電流參數、溫度、壓力、震動等所有數據,每秒收集10次甚至更多。收集數據后需要和設計參數進行比較,從而判斷運行的質量和趨勢。再加上近20至30年專家對這類泵失效的原因總結,讓機器判斷這個設備的運行指標偏離到什么程度,以及到什么程度就應該維修或者更換。這些工作都將由機器來做。 “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既能保障核電運行安全,又能減少人工規模,降低核電成本!标悩逭f,“類似的技術,美國航天工業10年前已經開始運用,叫作‘設備健康管理’,我國高鐵等工業也已經使用了,而在核能領域,世界范圍尚無應用,中國核電實現后將在該領域成為世界領先! 中國核電事業的近期目標是,用5到10年時間擁有世界最優秀的核電運行能力,并為世界核電運行提供中國方案。而中國核電憑借不斷研發創新,正在一步步向這個目標靠近。 未來將全面競價上網 在陳樺看來,未來能源的發展方向是清潔低碳、多能互補。核電作為非化石能源中的主力能源,是當前低碳清潔能源中唯一可大規模穩定供應的能源品種,發展核電對實現我國能源安全供應、供給側結構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核能在多種能源競爭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成本高,降低成本是核電技術改造中的重要目標,目前主要通過大數據等技術降低人工成本,或者通過技改減少建造周期和設備成本等。 陳樺透露,正在籌劃建設的“華龍”改進型核電站,計劃安排在福建漳州和海南,中國核電已向國家提出了建議。第二批華龍的計劃工期已經從62個月(華龍一號)縮短至56個月;造價下降將超過10%。 “未來的新華龍可以適應和清潔煤電的競價上網!标悩逭f,為了適應競價上網,現在中國核電已經拿出超過20%的核電進行競價上網,未來將按國家要求全面競價上網。 與此同時,為應對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中國核電還在開發小型核電站、供熱電站等產品,以實現供熱、制氫、海水淡化等多用途核能利用。例如,小型核電站可以使用在天氣寒冷、所需供暖時間長的地區;還有浮動式反應堆,適合具有海水淡化需求的偏遠地區。 未來15年是核電發展黃金期 談及核能的未來,陳樺認為,未來15年將是我國核電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規;ㄔO、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長遠來看,核能將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危機。 按照我國核能發展戰略“三步走”的規劃,從低到高依次為熱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增殖堆、受控核聚變堆。 據介紹,現在所有在建的核電站都是熱堆。第二步是快堆,目前已有試驗快堆,其意義是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鈾資源,利用率比現在提高幾十倍。第三步是聚變堆,更通俗地說就是造“小太陽”,原料都從大海中提取。 陳樺說:“目前全球第一個聚變堆項目建在法國,我們是參與者之一。此項目尚屬于前期科研階段,例如聚變堆的堆芯溫度要達到上萬度,有什么材料可以滿足這一條件,還在研究! 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在運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到2030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在運1.5億千瓦,在建0.5億千瓦。按照我國政府的承諾,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需達到15%、2030年達到20%。 陳樺認為,根據我國資源稟賦和現實需求,要實現2030年的目標,需要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作為公認的低碳能源品種,核電將成為替代煤電機組承擔電力基荷的主力機型,在能源結構調整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核能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占比相對較低,核能發電比例還遠低于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甚至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15年將是我國核電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規;ㄔO、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