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遼電投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350MW智慧熱電聯產機組項目全面復工,建設者們開足馬力、鉚足干勁,搶抓復工“黃金期”,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
“項目正式復工后,主體施工標段主要進行送出線路切改、臨時系統拆除、正式系統恢復等整套啟動前準備工作,目前項目整體已完工93%,計劃4月30日進行首臺機組168小時試運行,試運行結束后轉商業運行!蓖ㄟ|電投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主任劉忠全說。
該項目作為全市“十四五”重點民生保障項目,是通遼發電總廠4臺200MW熱電聯產機組的等容量替代項目,也是國內首臺套350MW級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總投資30.53億元,占地面積約17.42公頃,于2023年4月開工建設。項目以高效環保、節能降耗、系統優化、配置合理為設計原則,預計投產后年發電量達36.96億千瓦時,可滿足百萬家庭一年用電需求,支持多家大型企業的全年生產。同時,每年可為開發區提供工業蒸汽20萬噸,節約標煤27萬噸,節水789.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6.4萬噸,有效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兩臺機組投產后,將成為通遼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具備最低20%額定負荷的深度調峰能力,可以與風電和光伏形成深度互補,承擔主城區185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基本熱負荷保障,滿足新老城區的集中采暖和工業熱負荷需求,對于改善民生供熱、支撐電網安全運行、促進新能源消納具有重要意義,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能源及配套支撐。
“本項目采用國內首臺套350MW級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打造小容量、高參數機組。項目磨煤機及空冷風機全部采用永磁電機取代傳統減速機,節能15%以上。此項技術的應用開創了國內火電項目大面積采用永磁電機的先例,同時進一步提升降耗能力!眲⒅胰榻B說。
在“雙碳”背景下,加快打造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熱電系統,是大勢所趨和未來發展方向。開發區將“五大任務”全方位落實于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在加快推進2×350MW智慧熱電聯產機組項目建設的同時,實施好增量配電網工程,加大光伏組件、儲能裝備制造等項目引進力度,在傳統能源升級、新能源拓展、電網強化與科技創新等方面多維度持續發力,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布局貢獻新力量,為開發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馮嬌)
來源:《通遼日報》[責任編輯:張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發至郵箱769209918@qq.com,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