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應用涌動世博 全國企業欲“淘金”山西能源博會 |
當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價格新高迭創,甚至引起國際風云變幻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快了新能源戰略發展步伐。事實證明,能源左右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決定著國家在全球中的地位,影響著民眾民生,新能源的開發應用被大多數國家當首要任務來對待。 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可開發的新能源無處不在,無論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在新能源開發方面都顯得格外主動,唯恐在新一輪能源競爭中落后。在這一種微妙的國際背景之下,借“2010上海世博會”之機,各個國家與企業的新能源展示秀就顯得十分精彩。然而,下一個表演的主場又在哪里?我們不得不提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 應用風——新能源助推世博 許多國家大力倡導發展新能源,但真正在實際應用中大規模采用新能源技術成果的尚不多見。然而,上海世博會卻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應用試驗基地,在“低碳世博”理念的指導下,上海世博會大量應用新能源及相關高新技術成果。太陽能、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TD-LTE應用、LED照明工程等示范應用項目從新能源應用化的角度點綴著世博會。 報道顯示,在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等屋頂和玻璃幕墻上安裝了總裝機容量超過4.68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每年能減排二氧化碳4000噸,特別是主題館屋面太陽能板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在美國館的GE展臺,可以隨時擁抱GE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氣和清潔煤等領域的“綠色創想”;日本館,外墻所使用的太陽能電池,首次采用“發電膜”技術,能夠使外墻自主產生能源;葡萄牙館,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也是展館重要主題……在新能源科技的跑道上,各國在“世博”上各展風采,也讓世博成為名符其實的經濟、科技、文化的全球盛會。 淘金熱——企業鎖定能源博覽會 新能源應用,是世博會的亮點。借世博這個平臺,廣大觀眾見識到了新能源應用的便利,廣大企業同樣領略到了新能源開發應用的前景。各參展能源企業也盡情展示新產品與新技術,貼靠“低碳世博”:西門子“2015的新生活”,民企館皇明設計制造的太陽能光電雕塑“活力世界”,尚德承接并設計安裝的中國館、主題館屋頂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BIPV),中國國電集團在芬蘭館設計并安裝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各能源企業風采盡現。 然而,有幸拿到參展權的企業并不多,大多數的能源企業除了借世博進行“擦邊球”的營銷之外,還必須發掘新的機會點,太原能源博覽會應勢而來,尚未正式登場,就迎來了很多企業關注的目光。 如果說上海世博會是一場科技的盛會,承載著全球先進的科技創想;那么,山西能源博覽會就是能源領域的盛宴,承載著能源企業發展突破的希望。從能源博覽會組委會透露的消息可以得出結論,此次能源博覽會舉辦規格之高,領域跨度之大、行力影響力之深不亞于一次能源領域的“小世博”,其主辦層級、企業參展性足以聚焦世界關注。據了解,在展會期間,除了進行能源產業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之外,還有三項對企業有著莫大吸引力的活動,包括交易訂貨、投資貿易洽談、專場高峰論壇和專題論壇。 四大活動,莫大商機。很多能源企業已經覺察到,這一次盛會影響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產業,閃現的不僅僅是單一的機會,甚至有可能改變部分企業的發展現狀!暗案狻碑斍埃鞔笾行推髽I已經開始行動,搶占先機。據組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部分國內外的煤、電、氣、新能源、環保等大中型企業相關負責人正在與招商招展辦公室進行合作洽談,德國伍德、泰國萬浦、印度,數吕、華能、中煤機械集團等知名企業已經確認參展。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得不說,那些適機而動的企業有著獨特的戰略眼光,的確,在他們看來新能源的發展前景值得相當期待。 前景廣——新能源未來值期待 未來世界能源圖譜將發生變化,化石燃料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小。新能源已經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和新一輪科技革命共同的呼喚,控制新能源比控制不可再生能源更加重要。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公開宣稱,“駕馭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并隨之出臺相關法案;歐洲不甘落后,高調發布“低碳技術發展與投資路線圖”;日本、韓國等諸多國家已展開行動。試問,在新能源戰線爭取制高點的戰線上,怎么能少了中國的身影? 實際上,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無限看好,政府也做著方方面面的努力。在政策方面,國家已經出臺一系列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法規;在實際發展中,到2009年底,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758萬千瓦和23萬千瓦,相比2000年分別增長了51倍和7.7倍;光伏發電呈現爆發式增長,全年安裝量超過160 兆瓦,超過了2009 年前幾十年安裝量的總和;核電引進建成91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預計2020年可實現7000萬千瓦的目標。總而言之,中國宏觀環境看好,市場容納也非常大,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技術都有廣闊發展前景。 憑借世博,新能源產業迎來發展的際遇,少數企業更是收獲頗多。但是,我們更加期待,依托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更多的能源企業能夠快速實現彎道超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