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助力,物聯網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一場關于5G、大數據、云計算的數字革命正在加速到來,為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不斷突破新技術、催生新產業。 11月28日,在青島舉行的“萬物智能 互聯共生”智能制造交互峰會上,中央空調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球首個物聯網中央空調應用標準正式發布,對外開放物聯網平臺體系架構及全場景空氣解決方案。 據悉,該標準由中國信通院、中國家電院、海爾中央空調、華為、中國移動等聯合發布,基于市場現狀、技術創新、案例應用等維度,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水平。

打造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盧陽在致辭中表示,青島市工信局將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 該標準的發布和應用,加速了工業互聯網轉型升級這一進程。海爾中央空調制造總監趙立國在分享中提到,對用戶端物聯的價值不只有應用,還有對用戶需求的獲取。 目前,在海爾物聯網中央空調云平臺上,已接入用戶300萬+,接入網器170萬+,處理數據1000TB+。云平臺15分鐘即可接入一個新品類,用戶可根據家庭、辦公等不同場景提出個性化設計需求,在后期使用時45分鐘提前故障預警,預測準確度高達8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峰會現場,為表彰海爾智家互聯工廠智能制造實踐成果,埃非索中國區總經理王利萍現場頒發“德國工業4.0大獎”,這也是此獎項自2013年設立以來首個獲獎的中國本土企業。同時,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現場頒發認證,以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為代表的海爾智家三家工廠均達到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標準四級水平,為目前行業最高等級。 攜手共創空氣產業新生態 “場景和生態是海爾物聯網中央空調的最大優勢,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樣板示范! 原阿里首席架構師鐘華在交流中提到,產業互聯網這個趨勢很明顯,這背后需要從全局的角度設計好一個架構和運營體系,實現全產業鏈的協同推進。

以大型建筑中應用的物聯高效機房場景為例,不僅是空調本身,海爾將主機、水泵、冷卻塔等跨品牌接入云端,保持所有網器的最佳節能狀態。用戶在設計、生產、驗收、使用等全生命周期內,隨時在線找到相關專家和服務人員。目前,海爾智慧空氣云端有900多萬用戶,包括家用600多萬、商用300多萬用戶。 “沒有完美的產品,只有向完美迭代的場景。”海爾空氣網將物聯網、5G與產業結合的廣泛應用下,不僅能夠打破行業的邊界,倒逼基層技術的進一步創新,更能夠給行業帶來以空氣為對象的場景變革,開啟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品牌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