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了,每家每戶幾乎都離不了。從早年間的“老三件”,到后來全屋配齊的傳統家電,再到近幾年興起的智能家電,在市場和科技雙向驅動下,中國家電行業已經完成從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轉變,并且以更創新的姿態,引領著全球家電消費的風潮。

近幾年,隨著智能家電慢慢進入普通人的生活,門鎖、室內燈具、空調、電視、窗簾等,都可以通過手機實現智能控制。
冰箱自動彈開、抽油煙機同步工作、烤箱自動調整溫度、洗衣機自動檢測衣服的重量與材質后開始工作。這些曾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里場景,如今不再是人們遙不可及的夢想。
2022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75萬億元,其中智能家電占比快速上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王微:十幾億的老百姓現在都能夠使用互聯網,手機終端和家電終端的相互聯系讓老百姓有非常強的獲得感。對于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的便利,包括解決生活中一些過去很難解決的問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數字化家電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俞國新:中國在智能家電方面的探索是國際領先的,包括需求的挖掘、場景、技術、整個產業鏈是走在前面的,領先地位完全顯現了。
家電行業進入智能化階段后,中國企業的領跑,不僅是個別品類、個別品牌的領跑,而是在多數品類實現了品牌力的領先。2023年,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對15種主要家電開展品牌評價活動,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品類中,中國消費者青睞的品牌均是我國自主品牌;前十品牌中,空調均是國產品牌,冰箱、洗衣機只有3個國外品牌,儲水式熱水器僅有1個國外品牌上榜。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 劉挺:中國的企業更貼近于中國的消費者,中國的消費者痛點在哪兒它最了解。比如空調,很多人覺得吹空調不舒服,就開發出無風感的空調。有的說在臥室里睡覺,剛開始覺得睡得熱,后面睡覺冷,根據你的睡眠曲線,就可以開發出適合你睡眠的臥室空調。在廚房,由于油煙太大,空調容易造成翅片堵塞,但是現在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開發出了廚房空調。跟國外品牌在國內市場同一個舞臺上競爭,我們已經越來越成壓倒性趨勢。
中國家電企業近年來不斷崛起,世界范圍內,我國家電龍頭企業海爾、美的、格力和小米已躋身財富世界500強。除了這些頭部企業發展勢頭好,整個家電產業鏈上也紛紛涌現出不少企業,成為特色品類、關鍵零部件領域的單項冠軍或隱形冠軍。
這家位于湖北黃石的企業,30年來一直聚焦生產冰箱和空調的核心部件——壓縮機,今年6月量產的超高效變頻壓縮機,比上一代產品體積減小30%,減重15%,降噪10%,但能效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2022年我國家電產業實現盈利1418億元,同比增長19.9%。縱覽全球,只有中國擁有如此完整齊備的家電產業鏈。這得益于良好的產業生態,中小企業也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例如我們熟知的破壁料理機、蒸烤一體機,還有近些年很火的掃地機器人、洗地機,這些個性化的細分產品,就是在這種良好的生態中,不斷生長壯大,讓中國家電產業始終充滿活力。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 劉挺:大家都在找自己不同的生存空間,如果你能開發出吸引一定人群的產品來,你也有你存在的價值。目前家電技術上,我們已經進入到無人區。我們從跟跑到并跑,現在處于領跑,往前看沒有可學的,沒有參考的樣本。所以必須投入巨大的研發去做原創性的創新,原始的創新。
家電行業在制造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如今,中國家電貿易份額占到了全球38%,如何繼續征戰全球市場?進入無人區,如何保持創新、迎接更大挑戰?目前我國主要家電企業每年授權的專利從2001年的不到1000件,逐年增長到2022年的超過35000件,技術創新趨勢明顯。同時,因為完善的家電標準體系和多項國家標準走出去,我國牢牢站穩全球家電產業高地。
在冰箱行業,原來對冰箱的評價維度只聚焦在制冷上,而海爾在全球率先提出IEC國際保鮮標準,首次把冰箱評價維度由制冷轉向了保鮮效果。這一國際標準成功通過發布后,已被歐盟、南美等20余個國家采納、轉化,成為全球用戶選購冰箱的參考指標。
在家電產品層面,企業重視專利和標準,不過,在一些卡脖子技術領域,家電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僅靠企業自身還不夠,國家力量的介入也非常重要。隨著2016年首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成立,家電產業是否能迎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一度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 劉挺:第一批名單家電沒有列進去,大家都覺得家電是民用產品,完全市場化的,要不要去做國家級的創新中心,前面成立都是5G、車聯網、芯片、半導體更基礎的前沿學科。家電作為成熟產品要不要成立?我們也強烈呼吁,因為家電行業目前已經從大國向強國邁進,雖然已經是很大,也比較強了,但還需要繼續引領。
中國家電要保持繼續引領的勢頭,需要國家力量的助力。2021年,工信部批復組建了家電領域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該中心承接國家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為的就是進一步夯實底層基礎,為中國家電在全球的發力蓄積能量。
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總經理 王曄:從制造領域來看,家電中國制造占全球制造差不多56%整機。但中國的芯片在全球不足20%,也就是百分之十六七、十七八的樣子,總體還處在比較中低端的水平。我們家電芯片要突破,需要解決可靠性、穩定性的問題,需要解決易用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好用的問題。所以國創中心的使命和定位就是要補短板、鍛長板。
中國家電要做大做強,必須補短板、鍛長板。補短板就是要從國產核心芯片替代切入,協同產業鏈鏈主企業解決家電“缺芯”痛點,保障供應鏈安全。而鍛長板則是面向未來智能家電發展趨勢,要打造智慧家庭數字底座,搶占高端智能家電定義權。
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總經理 王曄:鍛長板真正助力中國家電在全球持續引領,對國創中心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就是做酵母不做饅頭,別人已經做過的,你就不要再去做。更重要的是構建一個生態,做單一企業做不了,或者不愿意做的,就是投入產出不合適,但從行業來說又必須去解決,圍繞整個產業鏈拉通。
同時,中國家電也正奮力拓展海外市場,目前,我國生產的冰箱冷柜、洗衣機比重,約為全球的55%以上,空調在全球產量的比重80%以上,這意味著,全球每賣出一百臺空調,就有80臺是由中國的家電企業生產,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家電第一產銷大國。接下來,當務之急就是要進一步擴大中國家電的品牌力。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 劉挺: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自主品牌出口不光是把好的機器賣出去了,還要在當地品牌有影響力,在當地有好的經銷渠道、好的代理商,等等。這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建立完整渠道。
而在中國家電企業加快全球產業布局時,中國人的創造能力和智慧再次被世界看見。因為它為全球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探索。
巴基斯坦人愛穿大袍子,并且家庭人口多,中國企業為此開發了大容量洗衣機,一次能洗12件大袍子,產品一經上市整體銷量同比增長230%;泰國等東南亞地區氣候炎熱,空調使用頻率幾乎貫穿全年,當地消費者為此每年需要費時費錢清洗空調,中國企業調研后在泰國市場率先推出自清潔空調,從2018年首款下線到2022年,該品牌的空調已經穩居當地空調銷售榜首?傊还苁菫槿毡拘∽≌ㄖ频某”,還是匹配非洲客戶需求,生產100小時不化凍的冷柜,中國家電企業堅持產品本土化創新,靈活、快速、高質量的定制化產品,已經為中國家電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王微:其實中國的家電市場從一開始就是國際市場,是在跟國際品牌的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當我們走出去的時候,在全球市場上,面對這些國際品牌進行競爭的時候確實不怕,我們跟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已經交過手了,所以就更加有自信,F在全球有名的家電品牌已經不太多了,除了日韓和歐洲的,都是有限的幾個。一個是我們的品牌還比較多,另外品種很豐富,又很創新,將來還會在全球創新和中高端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回顧一下,中國家電行業四十多年的發展道路并不平坦。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家電業在仿制和引進技術中起步,從跟跑、并跑到領跑,一路走來,現在已經步入傳統家電產業向智能家居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這樣的超越,來自國家重視、市場需求、企業投入,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而要制勝未來,加快共性關鍵技術突破,提供綠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錨定目標,篤定前行,才能在新賽道上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