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樹立節能減排意識:光伏發電走進校園 |
(時間:2020-9-23 9:08:06) |
近日,有消息稱香港科技大學將于校園內建設一個包含8000塊光伏組件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完成后將成為全港最大規模的同類型發電系統。 據介紹,該發電系統的首階段工程已于7月展開,并將持續至2021年。校方在學生和教職員宿舍、學術及研究中心,以及體育大樓等校園內50多個地點安裝太陽能板,預計在未來25年,每年可減少相當于香港900戶3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并減少約150萬公斤碳排放。科大也將劃出部分太陽能板做實驗用途,讓教職員試驗有關太陽能板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項目。 另外,科大通過參與香港中華電力公司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計劃,將上述系統所產生的電力出售予中華電力公司,預計未來13年能為科大帶來1.6億港元的收入。 說到光伏入校園的案例,能環寶發現除了香港大學,我國首座校園分布式光伏電站2014年在西柏坡并網。 據了解,該電站是中直機關第十六批青年干部赴西柏坡志愿服務隊和平山縣團委共同聯系,由北京啟明星辰慈善公益基金會捐建的,是全國首座以可再生能源形式結合教學、科研功能的低碳科普基地,也是將可持續經濟幫扶與教育幫扶相結合的新嘗試。 電站預計年發電量為1萬度,除學校正常使用外,剩余電量并入國家電網,每年可獲得6000元左右的收益。 而在今年4月寧德市霞浦一中的校園也裝上了光伏發電項目。 霞浦一中光伏發電系統項目系我寧德首個校園光伏發電項目。該系統共由990塊太陽能電池組成,項目總裝機容量311千瓦,年發電量近50萬度,可創造效益近30萬元。 據能環寶了解,校園光伏發電項目投用,既保障校園電力供應,也為學校降低了用電成本。同時,對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使用新能源,推動綠色校園的建立,打造碧水藍天工程。 傳統能源對清潔能源日益重視,光伏風電等電力將在未來能源結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校園+光伏電站有什么優勢呢?為什么這么多學校都開始建光伏電站 1、校園擁有較為廣闊的屋頂,結構好,用電量穩定;學校所處地區相對周邊環境而言擁有更多的太陽能資源,日照穩定。 2、綠色能源,省錢省電,創造額外收益。校園安裝光伏電站是按照“發電自用,余電上網”的原則,在滿足自用外,將多余的發電量上網,“賣”給供電局,創造額外收益。 3、校園有足夠多的教室或寢室作為儲能蓄電池室和控制室,安裝后美觀大方,隔熱降溫。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劃一,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一根根電纜將電流連接逆變器、進入匯流箱,源源不斷地通過變壓器傳輸到電網。 4、校園作為政府的教育機構,有良好的信譽度,土地產權明確。 5、校園運營穩定,一般不會有較大幅度改造,幾乎不存在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存續風險問題。 6、節能減排,建設環保節約型校園。這些光伏項目投產后,間接減少了二氧化碳、粉塵等排放,還能讓學生對新能源有更加直接的認識,激發學生研究新能源的熱情。 一舉多得,環保效益和教育意義都非常可觀。 看著這些裝了光伏電站的學校,能環寶真的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學生們真幸福,光伏應用于校園屋頂已經越來越多了,現在國內不少高校開設有光伏應用專業,一方面可以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科普基地,另一方面實現用電自給自足。同時也為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做出貢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